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韩素音自传重新出版

── 孟 军 ──


2007年4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了由笔者(孟军)翻译的韩素音自传体小说《瑰宝》(A Many Splendoured Thing)。这部韩素音的成名作、代表作曾在西方世界畅销、常销了半个世纪,并在奥斯卡影坛风靡了数十个春秋。五十多年后,中译本终于回归了中国,其艺术魅力丝毫未减,不但市场热销,出版仅一个多月就加印,而且引起了书界、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陆、香港的八十多家报刊刊发了有关此书的消息、评论、书摘,笔者的译文也得到了一些专家和读者的谬奖,给笔者这样一名译界票友增添了“底气”。为了满足今天的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韩素音的愿望,也为了给这股在新世纪再露苗头的“韩素音热”增温,文景公司决定继续推出韩素音的其他作品。他们首先选择的就是韩素音著名的多卷本自传的前三卷《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和《无鸟的夏天》,并邀约韩素音的好友金坚范先生和笔者担承译事。

此前,韩素音自传已经有了三联书店版和中国华侨出版公司版两种译本。其中三联书店在1980年代初推出的译本影响较大,中国国内读者大多都是通过这套译本第一次系统地认识韩素音的。笔者首次接触、认识韩素音,读的也是这套译本,当时留下的深刻印象正是二十年后笔者能在外文书店插架盈栋的外版图书中抽出 A Many Splendoured Thing 的“前缘”。但三联版只是个节译本,所译文字不到原书内容的一半。韩素音在她为这一译本所写的前言中解释当时只出节译本的原因是,原书是为不了解中国的西方读者写的,故而中译本删除了一些为中国读者熟悉的历史材料,“这既无损于原作的意图,也无损于故事的完整”。这是否是当时只出节译本的真正原因,我们无从知晓,亦勿需深究;但通读全书后不难得出结论: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一个完整的版本对中国读者也具有删节本无法体现的价值。即使仅对一些史实的叙述而言,作者也有许多独到的开掘与发现。如《伤残的树》中对客家人历史的追溯、从一位亲历者(李劼人)视角讲述的清末保路运动全过程,《凋谢的花朵》对1930年代西欧人民反战活动的记述、所引述的“一二·九”运动的参加者的回忆,《无鸟的夏天》对国民党特务组织蓝衣社系统结构的描述、对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微妙变化的观察与研究……都不是普通的国内读者所熟悉的。况且,一部著作除了叙述什么之外,还有一个怎样叙述的问题,后者与前者同样重要,这已经是一种阅读常识。即以韩素音自传而言,潜藏在叙述中的深厚情感,贯穿于叙述中的淋漓元气,展现在叙述中的开阔视野,时时闪现在叙述过程中的智慧之光,以及让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两相对照、映衬、交融的写作手法,都是节译本无从体现的。有鉴于此,文景公司确定以三联版为底子推出一个全译本。其中第一卷《伤残的树》、第三卷《无鸟的夏天》由笔者在三联节译本的基础上补译成全译本,第二卷《凋谢的花朵》由金坚范先生独立重译。除了补译、重译外,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们还根据作品内容添加了相应的小标题,使期间整个历史与事件的流程能从目录和分级标题上看出眉目。希望这个全译本的出版有助于读者更完整、更充分地领略这部名作的风采,并认识韩素音的创作风貌。……

作为一名作家,韩素音人生经历之丰富、创作题材之多变、作品中文化元素之繁博,即使放到国际范围内,恐怕也是罕有其匹的。中国、英国、印度、泰国、柬埔寨、尼泊尔、瑞士等地都曾充当过她作品的背景。在韩素音缤纷多元的创作中,其毋庸置疑的核心自然还是中国。而在其中国题材的创作中,最有分量的自然就是她的这套多卷本自传。

这套自传从作者的先祖胼手胝足的创业写起,一直写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上囊括了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与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相比较,刚刚过去的20世纪这一百年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这又是变动极其剧烈、极不平凡的一百年,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独立、自由而浴血奋战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走向新生的一百年。这样一个时代或许没有汉唐的雄阔磅礴,没有宋明的旖旎摇曳,或许还有些幼稚、浮躁、残缺,但深蕴在这一时代之中的百折不回的求生意志、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直面现实、革故鼎新的果敢勇毅却是她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遗产。流血牺牲是可歌可泣的,灵魂中的矛盾、苦闷、裂变同样令人动容,同样具有启迪意义。从这一方面来讲,20世纪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内涵极其丰厚的“经典时代”,在将来的史书上所占的篇幅定会远远超过她在物理时间中所占的比重。韩素音以一位作家特有的敏感,同时也以一位东西方混血儿易于生成的“(环球)整体视野”,较早地意识到了她正经历的这一时代的特殊地位和巨大价值。她抱着为这一时代造像留影的宏愿,在甫届中年的时候(1964年),就动笔写起了自传。她的自传不可简单地以回忆录视之。这里面除了回忆自己的生活以外,还有回溯先辈、观察当下、追踪时变。在很多时候,时代的进程、作者的生活、作品的写作是保持同步的(韩素音的《瑰宝》等自传性作品也是这种情况)。在中国现当代的作家当中,韩素音是罕见地具有极强历史意识的一个,她自觉地用自己手中的笔跟踪时代的流向,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忠实的历史记录。

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作目标,韩素音在文体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推出这套自传英文版的出版社为这套书起的一个总标题便是《中国——自传、历史》(China: Autobiography, History)。当年的《观察家报》书评也认为这种 “把自传与现代中国历史融合起来”的写法“造就了一部杰作”。这一特点用现在流行的文学术语来表述就是,韩素音成功地将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体,既为20世纪的中国历史留下了一道侧影,也记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与同样有反映历史的职志、甘当法国社会历史之“秘书”的巴尔扎克不同,韩素音不是对中国社会作全方位的横向扫描,而是以推进-辐射的方式加以观照。她紧紧抓住自己(包括自己家族)的命运变迁历程,作为贯穿历史、展开叙述的线索,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从东方到西方,从都会到乡村,从洋人到乡民,从官宦到黑帮,从国共领袖到贩夫婢女……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无不被韩素音纳入她那充分辐射开来的视野当中。而这其中的每一位人物、每一幅画面、每一段插曲、每一个细节,无不被作者联系着自己的身世命运加以思考、判断,无不被作者赋予鲜明的爱憎色彩。这是一种个人化的历史,也是一种搏动着历史脉搏的自叙传。

在西方,《韩素音自传》已成为西方读者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经典读本,问世以来的数十年间频频再版。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谈到韩素音自传时曾说过:“我花费许多时间阅读韩素音的作品,在一小时之内了解的东西,比我在中国待一年所了解的东西还多。”这段话代表了西方知识界对韩素音作品的认识,是对韩素音创作价值的充分肯定。在国内,这套多卷本自传的中文版也广受好评和欢迎。像一切经典一样,这套自传也具有常读常新,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获得新的解读与阐释的特点。1980年代初,人们更多是站在意识形态立场上,赞赏这套书对旧中国黑暗现实的暴露和展现在书中的海外华人的爱国主义情怀;1990年代,人们更关注的是书中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冲突及身处文化夹缝中的欧亚混血儿灵魂中的矛盾与痛苦;而在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天,这套书也会被重新发现和阐释,以独特的“身份”参与到人们关于“现代化”、“现代性”、“后殖民话语”、“多元文化”、“边缘族群”、“跨文化交际”等热门话题的讨论中。而对于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来说,它的鲜活、生动、逼真,它的洞见、热情、体温都是不可多得的。在如今这样一个不再企图通过抛弃历史来拥抱未来,而是依靠体会历史来寻找未来方向的时代,韩素音自传的价值会得到更为充分的彰显。当然,这套自传从根本上讲还是文学作品,它在读者脑海中留下的最清晰影像恐怕还是主人公的身影:一来到世上就被抛在东西文化的夹缝中,背负着祖祖辈辈积淀下的灵魂的重荷,探触着伤痕累累的苍莽大地的血脉;执着坚毅地追求理想,有时甚至有些偏激;同情悲悯于民生多艰,有时也不免流露出感伤与软弱;义无反顾地奔向光明、拥抱大海,有时也会迷茫地踽踽独行于荒僻之地……

定居瑞士的韩素音女士已是耄耋老人。曾经仆仆奔走于世界各地的著名女作家如今已深居简出,中国也有十几年没回来了。但她对中国的关注始终如一,中国的每一点成就、进步都给她带来莫大的慰藉。前不久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也得到了老人家的高度评价,她称赞此次盛会是一座伟大的丰碑。中国同样也没有把她忘记,她国内的旧雨新知与她不断有书信往还,韩素音博客上不断有网友留言、发小纸条,中国驻瑞士大使每年都会在她生日时带着蛋糕登门祝寿,中国翻译协会今年6月要去向韩素音汇报“韩素音翻译奖”举办二十年来的情况……这次自传出新版也得到了老人家的支持,她不顾年老体弱,为新版自传作序,笔者作为译者之一深感荣幸。在此恭祝老人家身体康健,福寿绵长。

2009年4月16日

(节录自《进入当下的韩素音自传:一个作家和一个世纪》)
韩素音博客的网址:http://blog.sina.com.cn/hansuyin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9年5月19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19, 2009
2009年5月19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19,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