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谈 南 大 经 验

陈丙丁


破天荒的首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迎会于1992年6月在多伦多市成功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三百多名校友在北美洲华人最多的多伦多联欢叙旧,确是件使人感到无限兴奋与痛快的事。四十年前创办南大的社会贤达,做梦也没有想到南大校友会在万里之外的北国聚会,把南大的美名来发扬光大。当联欢会以高水平在多伦多胜利举行的消息一传出去,全球校友就兴奋无比。尤其是复办南大的呼声在联欢会一唤起,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就产生深刻的共呜。我想这个共鸣不久将会在世界各地华人社会中演进为一种共识,使复办南大的梦想成真。

我离开南大已经廿六年,来加拿大留学定居也已经廿五年。我和无数南大校友一样,无限怀念母校南大,关心华文教育发展。无奈时过境迁,无缘回云南园重温当年的学生生活,据说云南园已经面目全非,看了唯有使人伤心。南大曾经是华文教育的最高环节,可是这廿多年的变化太大啦,我们身在国外,已经跟不上时势。

联欢会要出版特刊,主编文义学兄鼓励再三催稿频频。我也是联欢会筹备委员,推辞不了。只好写点我个人的观感,并且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浅见。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参考了一些资料,并且重读不少校友写的关于南大的文章,受益不浅。其中有十分详尽地记述南大创办、筹备经过、发展、关闭的始末式的文章,学位承认的论文,新加坡政府迫使南大改制及控制南大的经过。也有不少讨论南大精神的文章,校友中的诗人、作家,以诗人的激情,作家的妙笔,写了很多讴歌南大,追述与缅怀当年云南园生活的诗情画意,回忆师长的教诲及学习趣事。这些文章大抵流露的都是伤感的哀思,有的文章索性为南大唱挽歌,写祭文,哀悼南大的死亡。当然也有不少文章义正词严地论述南大对维护华文教育的伟大贡献,南大校友维护华文教育的历史使命。我要写的东西又有其么新意呢?我想是否可以用比较理性点的角度来写。在联欢会主办的讨论会上我曾经发言说要理性点来讨论南大问题,结果显然是失败啦,因为韩素音老师接着发言,说我的提法很好,可是我却不够理性,还是那么激动。

每个人的文章都受他自己的经历所影响,我不能例外。因此,不妨说说自己与南大的关系。我是在1963年考进南大历史系的,1966年尾仓卒离开南大,来不及与师长和同学告别,至今一转眼已经廿六年,从未有机会重返云南园,不少师长已作古。本来盼望这 次联欢会可以与旧同学重逢,结果大失所望,不见当年同班同学,甚以为憾。我在南大的四年,是南大廿五年历史中最为动荡不安的年头,南大从黄金时代开始走入衰亡的激烈变革发生在那四年,置身其中,有谁能够无所激动呢? 南大创办的头十年是黄金时代,大学周的精彩活动展示南大学生的无比才华与华文教育的光辉,在社会发生不小的影响。至少对我来说,大学周深深吸引了我,使我立志要报考南大。在那天下大乱、动荡不安的六十年代,我在南大渡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大学生涯,与许多同学建立了深厚友谊。现在出国廿五年,每当在报章上看到校友们在政界、商界、文教界的特出表现时,眼前即刻展现当年在云南园的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情景。我为他们感到自豪,因为我曾经与他们在南大共同渡过没齿难忘的四年。离开南大不久之后,消息传来南大终于逃不过被澈底改制、变质、并吞与最后被关闭的厄运,当时闻之心酸。其实,当年同学反对「王赓武报告书」的时候,已经很明确地认识到那份报告书将是南大的克星,果然不幸言中。我虽然告别云南园已经廿六年,但是我与所有校友一样,心系母校南大,有形的南大虽已不复存在,无形的南大仍然活在我心中。有朝一日,一间新南大还要屹立起来。

南大是南洋华人社会发展划时代的创举,是南大创办人继承与发扬南洋华人传统的坚韧不拔、不畏艰苦、不屈不挠的精神的最突出表现。他们受到巨大的政治压力,可是陈六使先生等人不向这种压力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他们创校的决心。这种无所畏惧的风范,是我们南洋华人社会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南大从一个概念,发展为一个计划,再由一个计划落实成为具体的一间华文高等学府,处处表现出创办人令人惊讶的开山辟地的创造力与无比的魄力。正如许多白手起家的华人大企业家一样,他们没有政府做靠山由国家预算拨款资助。他们由零开始,却在云南园干出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南大的经验就是汇集华人社会资源,在创办人的聪明才智指引下,一鼓作气创办起来。这种光辉形像,将永远鼓舞着我们。

南大的创办是根植于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那样的土壤。由于有了中等华文学校培养数以万计的中学生,保证了学生的来源不断。基础坚强的华文中学,成为南大的基础。南大在创办的过程中,首先得排除政治压力。在排除政治压力的同时,华人社会领导层很快取得共识。陈六使先生在福建会馆正式倡议后,新、马两地华人社团领袖群起支持与拥护,诚如所有文章中所形容的,「登高一呼,万山响应」。新加坡的中华总商会、企业界龙头李光前先生、胡文虎先生随即响应。马来亚华人社团与商界领袖同时表示赞同。马华公会会长陈祯禄先生也挺身而出批驳反对创办南大的殖民地政府官员。华人舆论界发挥巨大的支持力量。因此,一旦领导层建立共识之后,华人社会很快就发动起来,大家同心同德,迅速发展为一股声势浩大的拥护开办华文大学的社会运动。陈六使先生是创办南大成功的最重要领导人。福建会馆献地的决定是关键性的决定。陈六 使先生当时任会馆主席。他倡议在先,会馆献地在后,一先一后,二者合一,奠定了开办南大的物质基础。接着,其他硬体设备接踵而来。林连登捐行政楼,陆运涛捐理学院,李光前捐筹款总数十分之一,因而创办大学的硬体条件基本上得到解决。这些史迹都是大家耳热能详的。这里再述一遍,是要指出办校过程中的关键。陈六使私下谈话时惯用‘你伯’一语的豪气,早已是校友津津乐道的佳话。 ‘你伯’一语的后面,代表了一群意志坚定、有远见、有魄力的社会领袖的宏图大志。

南大终于排除万难诞生了。然而,南大要怎么来办呢? 南大的使命是举世无双的。她既要是发扬中华文化的大学,又要肩负中西文化交流的任务,并且还要为国家造就人才,这是多么艰巨的使命。当时的马来亚大学是一所殖民地的英文大学,新加坡大学尚未成立。本地根本没有大学足供借鉴。远一点的香港大学也是一所殖民地英文大学。欧美大学当然有许多经验可供参考,但是不能照抄。中国大学方面,陈嘉庚较早创办的厦门大学可能是参考对象。以陈嘉庚与新马华人社会的渊源及不少华校生在厦大就读来看,厦大的经验可能是当时创办人所熟悉的。尽管如此,厦大是一间纯绊中国式大学,不是筹办中的华文大学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之下,南大能够办成一所中西文化兼收并容的华文大学,确是一项创举。从这个角度来说,南大这样一所华文大学也只能在新、马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诞生、成长。也是因为这种特殊环境,南大早期确实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延聘师资方面的困难,对南大的全面发展造成极大的阻力。在短短的廿五年内,南大终于成为一所举世无双的大学。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具有高度水平的中文程度 ,掌握现代科技学识,或者现代语文,兼备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而且养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世界上受中文教育的学生中,南大校友显得特别突出。

在联欢会举行的前后,复办南大的课题一直是校友关注的问题。当韩素音老师在讨论会上一提出复办南大之时,在场的三百多名校友即刻报以热烈掌声,复办南大成为校友共同心声。消息一传出,新、马华人社会反应热烈,议论纷纷,已经有各界人士发表精辟意见。复办南大首先要有适合南大的社会土壤。回顾南大历史,我可以看到唯有新、马才能产生南大,也唯有新、马两地才是复办南大的最佳社会土壤。华人社会要取得共识,有了复办南大的共识之后,才能有复办南大的社会行动。当年创办南大时新、马两地华人社会很快取得共识,目标一致,行动也一致,很快就形成一股社会运动。这种共识,首先是在华人社会领导层内取得,然后通过这个领导层将它推展到各个阶层去,成为整个华人社会的共识。这样,社会资源的汇集,尤其是财政来源,就有了保证。不到三年时间,南大就屹立于云南园,速度之快实是罕见。当然,时代不同了。殖民地时代与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不同,政治现实也根本不同。然而,在新时代之下如何取得共识,却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与取得共识相关的问题是要避免引起政争,尤其在华人社会内部,一定要达到一个超越政党性的默契,或是一个多党的默契。以华人为主的政党都要能够支持复办南大,不管将来在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复办,大家要能够承认它是一种社会资源,国家财富。在议会民主制度下,执政党与反对党都要考虑民意向背。加上种族关系的错综复杂因素,唯有避开党派之争才是上策。在避开政争的前题之下,复办南大便有机会可以得到民心。

当代国际关系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从前的敌人已经变成今天的盟友。东西方的对立巳然消除。亚太的经济发展,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改革开放,使亚太区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反反覆覆的运动中,中华文化已被认定是产生经济小龙的社会价值观。这样就为复办南大创造了良性的国际环境。如何因势利导,使当政者与在野政治领袖认识中华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成为刻不容缓的急务。

复办南大要有周详的计划书。我不知道创办南大之时是否有份计划书,缺乏一份经过深思熟虑、广泛调查、反覆验证的计划书不是现代企业的办法。计划书是蓝本,是纲领,是行动指南,是财务规划等合而为一的一套指标。现代企业都要有,何况一所大学?因为计划书可以使我们将目标明确化,同时拟订出达到目标的步骤。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们具备许多条件:(1) 复办南大有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甚至全世界华人的支持;(2) 校友中有不少在大学从事教学、研究与行政工作者,他们的丰富经验足以提供宝贵的意见;(3) 校友有与世界各地大学的广泛的联系;(4) 世界各地著名大学都有主持校政的华裔高级行政人员和教授,他们有的是富甲天下,有的慷慨好施;(5) 南大创校廿五年的宝贵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及配合廿一世纪的发展趋势后,可提供宝贵的借鉴。如果当年创办南大有如白手起家,那么今天复办南大将是一项伟大事业在周详计划下按部就班规划而成的。

我的浅见是复办南大的第一步是在新、马两地成立一个筹备委员会,成员要包括社会公认的华人各界领导人物,如能得到非华人领袖的参与更为理想。筹委会要能促成社会对复办南大的共识,避开政治因素。同时,还有需要成立一个包涵世界各地知名学者、教授、大学高级行政人员、专业人士等在内的谘询委员会,以配合和辅助筹委会的运作。一旦水到渠成,复办南大的梦想就会变成事实。

(按:原载《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特刊》80页。)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2年9月5日首版 Created on September 5, 2002
2002年9月5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5, 2002